a
同心共筑新医科 阔步向前强教学——吉林大学白求恩第
发布时间:2024-05-21 06:43:58 来源:米乐6体育app官网下载 作者:米乐官方平台米乐入口

  7月11日,吉林大学召开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推进会。本次大会旨在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贯彻落实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座谈会精神,激发内生动力, 汇聚全校合力,加快推进学校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校姜治莹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张希主持会议。

  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吉林大学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工作一年回顾视频短片。党委、副校长、白求恩医学部党工委、学部长赵国庆介绍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推进情况及未来工作计划。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白求恩口腔医学院主要负责人进行交流发言,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明确计划,为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增势赋能。

  学校党委,部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学校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白求恩医学部全体人员,白求恩医学部教学单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会议。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吕国悦做了主题为“立德树人,创新发展”的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工作情况汇报。他从推进情况、目前面临的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三个部分进行了总体介绍。吉大一院院长刘彬,党委常务佟成涛,党委、纪委韩晓宏,党委、副院长杨弋,副院长于家傲,副院长王海峰,副院长李虹彦,副院长邬巍,副院长张松灵,行政副院长杨传社,总会计师牛新巧参会。

  2021年7月9日,学校召开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座谈会,对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认真贯彻学校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座谈会部署,积极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吉大一院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跟时代步伐、围绕学校部署、积极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盘活多学科的教学科研资源,强化医院临床教学主体职能,全力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医院突出党建工作,加强党对医院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作为保障,严格落实附属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持续加强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021年7月,医院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全票审议通过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十四五”时期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突出党建引领重要战略地位,凝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一个核心”,大医精诚,尚美至善“一种精神”;对标高质量发展任务的“三个提升”;破解发展桎梏的“五个统筹”以及统领全院事业发展的“十项工程”。

  全院以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2022年,在派出2300余人支援省内抗疫、腾空二部作为定点医院、开创战时“3+X”大急诊综合疗区收治模式的同时,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全力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完善吉大一院梅河医院合作模式,打造学术特区、学科特区、疑难病例讨论会、临床教学查房、文创项目等品牌,整体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为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筑牢基础。

  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完善的学科体系、优势的学科群落、特色的学科方向,是做好医院学科建设的着力点。

  全面开展学科评估。2022年7月,吉大一院启动了学科评估工作,不仅为即将开启的学科特区遴选提供重要参考,也为科主任带领科室做好未来工作提供依据。此次学科评估工作创新性地采用“金字塔”体系,从科室运营、亚专业建设、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六大模块对科室近4年的学科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科主任结合六个模块的内容,显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齐头并进、通抓共管,做好科室的人才培养,鼓励创新性关键技术探索、打造标志性疾病诊疗团队、形成全国知名的学科品牌。

  加强学科整合。2021年完成了重症医学科、小儿呼吸等学科的合并工作,为了加强学科建设,吉大一院陆续成立了器官移植中心、神经专科医院、普外中心等。通过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学科整合,促进学科新的增长点。以吉大一院普外中心为例,普外中心成立后,梳理了亚专科设置,完善了框架体系,并规定了其主要职责。

  建设学科特区。按照吉大一院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学科特区”的战略计划,设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学科特区建设项目”,并制定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学科特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旨在加强临床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学术地位,增强医院全国影响力,促进医院科学、可持续、高水平发展。学科特区建设项目实施分层次建设、全过程管理、动态资助的方式。根据医院总体发展规划、学科布局特点,拟进行高峰学科、高原学科、潜力学科三个层次的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为5年,医院对项目建设情况定期实行整体和定量考核,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帮助学科跻身全国排行榜前列。目前正在对已经申报的34个学科进行遴选。

  吉大一院以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优化医学相关专业设置,强化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主体职能,加强医学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打造“匠心师语——白求恩名家讲坛”“战地教学”等原创教学品牌,举办学党史主题报告会、召开思政课程师生交流会、创办课程思政教学午餐会系列活动等,并组织本科生、研究生、住培生参加学校“重走白求恩路”活动,“如何成为‘大先生’—引路人计划”研究生教师素养提升系列活动、全员微格示范教学活动、全员听课实时反馈活动,传承弘扬白求恩精神,推动课程思政走深走实、思政课程入脑入心。“战地教学”是最鲜活的思政课,2022年3月学院邀请抗疫前线金牌师资团队在线开展“战地教学”系列活动37场,深入探索“新冠”MDT多学科诊疗救治现场,讲述创造“生命奇迹”背后的故事。组织一线教师为本科生带来了课前五分钟“抗疫现场”连线,生动地将抗疫精神融入了课程思政。教育部领导高度赞扬“战地教学”活动为“医学金课”“课程思政金课”。

  构建整合式课程体系。在2022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专业开展模块式器官系统课程整合,实现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面深度整合。分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模块,神经系统、骨骼肌运动系统模块,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模块,血液系统、免疫系统模块,生殖系统模块等五大模块,通过学科知识横纵融会贯通,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实现医学精英教育。

  搭建早期接触临床体系。为帮助学生尽早熟悉临床医学专业和职业特点,尽早进入职业角色,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落实教育部“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要求,自2021年9月开始设置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对2020级、2021级本科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临床技能培训。

  开展早期基础科研。举办了首届SP情景模拟&技能操作大赛、首届本科生Research Day学术活动,这是针对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的一项教学改革,注重科学研究能力建设,促进临床科学研究发展,致力于将医学生培养为具备雄厚的科研基础知识和独立科研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高精尖卓越人才。

  加强学生全方位管理。自2020年开始,全面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每5位同学配备一位导师,从德智体美育全方面指导学生,伴随学生5年成长历程,做学生医学生涯规划、学习方法指导、人文素养提升的引路人。同时,做到学生生活管理工作有制度、讲程序,搭建“辅导员——班主任——指导教师学业指导体系”分年级、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学业指导活动。

  吉大一院2020年度科技量值(STEM)位列全国第27名;近日又再创新高,科研指数排名位列全国第28位。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600万元;获批医学部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吉林省首个国家药监平台。领军人才实现了新突破,刚刚完成1名优青、1名杰青的答辩工作,创办了《eGastroenterology》英文国际消化病学期刊。

  打造学术团队。打破基础与临床壁垒,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了“器官移植与移植免疫”“病原感染”“脑血管病”“肿瘤免疫治疗”4个学术特区。学术特区执行临床与基础双负责人制度,优化院内学科布局,形成学科特色标签,取得标志性成果,提升学科国内声誉,构建具有医院优势和特色的、体现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内涵和特征的学科建设体系。

  完善公共科研平台建设。围绕医院科研实际需求建立综合性公共平台体系,建设完善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成像技术、质谱、生信等在内的八大公共实验技术平台。平台不仅开放共享,同时提供从大型仪器设备专业化指导,和实验项目和技术指导等多元化服务,实现了由简单平台向综合平台、由硬件支撑向技术支撑,由公共使用向针对性服务“三大转变”,为吉大一院科研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真实世界数据平台。为更好地提升医疗数据质量、更加高效地支持临床研究、满足医务人员临床研究的需求多样化及深度挖掘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结合医院信息化和大数据现状与未来发展战略,吉大一院规划建设一个实现底层数据共享互通、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多病种术语标准规范的、面向临床与科研需求的真实世界数据应用平台,助力吉大一院临床研究的快速发展。

  建设交叉融合平台。医学学科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大健康为基础,以交叉融合为特征的发展新阶段。吉大一院在 “生物学”和“动物医学”两个国家级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基础上,依托自身优势,紧跟“医学+X”的建设模式,与光机所合作创办消化学科期刊、与应化所建立医学-高分子联合实验室、与我校化学学院建立光功能诊疗医学化合实验室、化学-医学交叉创新国际研究中心。依托交叉学科建设,持续建立相应的学术梯队,明确目标、凝练方向,进行突破性、探索性的前沿研究,同时探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助推学科持续化发展。并与光机所、理工大学等开展多个合作项目。

  吉大一院现有博士生导师204人,硕士生导师535人,双聘院士4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称号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各级各类专家4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4名。为了更好地助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学院进一步打造了人才引育的全链条。

  推行留人政策改革。制定全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预留院方案,方案的制定锚定在人才梯队建设这一主线上,全力打造后备骨干,提升生源质量、增强青年医生奋斗精神和能力水平,吸引和培养青年人成长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一方面突出“形式多样、打破僵局”的“引”,一方面突出“宽进严出、考核达标”的“培”,核心是体现出医院对优秀人才的重视、吸引人才的渴望和培养人才的决心。按照“预留院”方案思路,入职医生分为A岗和B岗,分别侧重于科研、临床兼顾的骨干人才和侧重于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的专职人才,方案对预留院人员临床技能、科研成果、英语水平等均有详细的规定。

  构建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吉大一院建立了“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预留院人员分为A岗和B岗,对A岗的学术成绩优异的人员和现有青年学术骨干,设立人才储备计划、优杰青培养计划、高层次人才聘任管理办法等多项院内人才培育项目资助,为卓越人才的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提供了广阔的上升空间和完善的支持体系。同时还设立院青年基金,国自然院内培育基金等院内自有项目,以项目为依托,助力各层次、阶段人才的可持续发展。B岗侧重于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的专职医生青年人才,按照对每个人“私人订制”的方案进行轮转培训,同时设置各种培训项目,旨在培养医学理论知识扎实、基础操作技能熟练、知识构架、综合能力度覆盖的青年医生,并注重过程考核,通过考核,排名靠后予以解聘。该培养体系可以为医院业务、科研骨干梯队建设提供后备力量,也为真正体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升华人才、成就人才”的发展理念和医学教育创新及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吉大一院以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2022。


米乐6 上一篇:东吴证券:中药行业防御及弹性兼具 下一篇:整合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Copyright © 2013 米乐6体育app官网下载-米乐官方平台米乐入口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7509809号-21号 技术支持: